3月的三亞,陽光灑在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的田疇間,這里承擔著2025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的地展籌備工作,各類作物已陸續進入坐果期,果實飽滿,長勢良好。距離2025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開幕不足一月,海南南繁種業集團正以沖刺者的姿態,為辦好這場全球種業盛會而忙碌。
3月3日,記者走進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田間展示中心,只見水稻秧苗青翠欲滴,玉米植株挺拔如士兵,瓜菜藤蔓攀緣成綠墻。為確保所有參展作物在3月19日大會開幕時同步進入最佳展示期,南繁團隊自去年12月起便啟動“時間倒推”模式,根據作物生長周期精準規劃播種時間,精細調控光照、溫濕度等環境參數,所有作物都嚴格按照科學管理流程進行精心培育。
“每一株作物都是一件展品,我們不僅要讓它們按時成熟,還要以最佳狀態亮相。”海南南繁種業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增強作物的抗病性和克服連作障礙,團隊通過嫁接技術、智能灌溉系統與生物菌劑土壤改良技術,實現作物生長全程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作物的生長質量和產量,確保展示效果“零誤差”。
記者了解到,本屆地展共征集超2000個新品種,涵蓋水稻、玉米、瓜菜等作物。為突出“品質+口感+觀賞”的特色,海南南繁種業集團設置采摘環節,讓科技與味覺體驗深度融合。
“這些種子不僅是科研成果,更是糧食安全的‘芯片’,所有參展品種均為五年內通過國審、省審審定、引種、登記的優良品種,確保其適應性與推廣價值。”海南南繁種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田間展示中心統一展示能為種業企業在海南選種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在種子大會期間通過地展活動把通過南繁選育出的優良品種推廣到全國各地,讓種子企業、客商能夠在此尋找到良種、商機,讓南繁科研成果“走出去”,為糧食增產、增效打好基礎,筑牢糧食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如何做好南繁服務”這一主題,海南南繁種業集團已經啟動探索全要素、全流程的南繁CRO服務模式,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南繁用地租賃服務模式,打造集科研生產服務、生活保障服務、品種展示示范、成果轉化交易等全鏈條南繁產業模式,推動南繁產業轉型升級,為建設國家南繁硅谷和打贏種業翻身仗的戰略任務扛起海墾擔當。
“每年全國各地有300多家南繁科研育種單位前來從事南繁科研育種工作,科研資源優勢就是我們發展種業的利器。”海南南繁種業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將繼續建設田間展示中心,用好科研資源,強化科企合作,推進成果轉化,儲備自有品種,助力種業振興。
地展搶先看
來源 | 海南農墾報
記者 | 郭祺 通訊員 呂鰲
»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瓊B2-20070017-6 HSF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
企業郵箱: 3538774633@qq.com
聯系電話: 0898 -68580160